最近经常听到“寂寞派”的种种说法,在我看来,考研人大概是最有资格说寂寞的吧?每次听广播电台的“music radio”,总会遇到“点一首歌送给自己”的人,其中考研的同学不在少数。
海德格尔说,孤独具有独特的力量,它不是把我们化整为零,而是促使整个生存条约变得接近万物的本性。的确,如果一个人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不在乎他人的看法,其实是很有勇气的,也是很幸福的一种状态。可惜,对于许多考研的同学而言,绝大多数的寂寞并不是因为孤身一人的“孤独感”,而是除了日复一日的复习之外,他们似乎找不到更多可以寄托情怀的事情,甚至有时寂寞到连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模糊了。
美国物理学家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演讲,他给学生们的忠告之一是,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,请跟随你的爱好。如果你没有爱好,就去找,找不到就不罢休。生命太短暂,所以不能空手走过,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。他说:“我在你们这个年龄,是超级的一根筋,我的目标就是非成为物理学家不可。本科毕业后,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待了8年,读完了研究生,做完了博士后,然后去贝尔实验室待了9年。在这些年中,我关注的中心和职业上的全部乐趣,都来自物理学。”
所以,考研要成功,除了多方面因素,比如要有努力,有恒心,有机遇,有时间,有沟通和表达能力之外,更需要的是你是否对它倾注深情。也因此我们的杂志从来不鼓励“全民考研”,而试图在说明:读书的根本在于“悟道”,而不只是拿到学历或者通过考试。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拿到了硕士学位就一定成功,他只是具备了成功的基础;也不能说因为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,就认为读研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梁文道说,他在教大学生的时候,很喜欢告诉他们“生命”(life)与“生计”(livelihood)的分别,希望他们明白一个人怎样活才是最重要的,而生计只是维续生活的手段而已。目的是希望他们好好享受大学经验,不要只为了将来的工作去学习。
我深以为然。人最重要的,是把当下的时光过好,是学生,就把书读好,享受你所感兴趣的事情,并从中尽可能地开发自己的智力与技能。做到了这一点,考不考研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。 |